听歌还是不够神,小米新活塞耳机听感体验

听歌还是不够神,小米新活塞耳机听感体验

拼 命 加 载 中 ...

在我们之前的开箱图赏当中,小米新一代活塞耳机的设计和做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第一代小米活塞耳机无论在设计、材质、外观、做工和音质,我们都认为并不成熟《活在广告当中的“神器”,小米活塞耳机体验分享》,那么新一代的小米活塞耳机在音质方面的表现又会怎么样?今天我们来重点看一下。

“听歌神器”这次真的会神了吗?

第一代小米耳机虽然产品本身没有特别好的评价,但市场上还是相当成功,作为继任者,新的活塞耳机除了继承了“听歌神器”的名号以外,还多了德国2015红点奖、独家音质专利、金属复合振膜技术和礼品级包装这几个“升级”,我个人对最后一点还比较认同,前三项则持保留的态度。

小米活塞耳机的各方面参数都比较普通,但作为一款专为手机设计的耳塞,小米新活塞耳机从灵敏度来看并不是太容易驱动,可能为音质而作出的调整?

外观和做工:超值

回顾一下我们的开箱图赏,小米新活塞耳机的外观、质感和做工是这款产品最大的惊喜,完全可以把许多500元内的大牌产品比下去,只要声音不是地摊货水平,99元的定价就已经值了。

外包装设计看起来很简单

打开之后发现设计很有意思,包装盒可以向四面打开,很有一种打开礼物的仪式感,说明书就印刷在包装盒的内部。

里面还有一个很常见的透明塑料盒包装。

拿开理线器,底部还装有三对橡胶套,摆放和固定的设计都很用心。

这个理线器沿用了第一代的设计和胶硅材质,质感很好。

把耳塞拿出来,第一印象是做工和外观比第一代都进步了不少耳塞单元外部保留了一部分金属材质,拉丝做得不错,看起来比较高档,比第一代强行做成全铝不洋不土的感觉要好得多。

内侧部分采用了塑料材质,贴合很好,基本没有缝隙和毛刺,做工相比第一代是大大的进步。

向侧部分的设计也改成更为圆润的弧形设计,有利于贴合人耳皮肤。

同样是与第一代一样采用编织线材,材质和编织密度都比第一代好得多,记得我们买的第一代小米活塞耳机还有线头露了出来。

插头部分也加入了金属设计,质感也是相当不错。

线控部分的体积比较大,线控的功能可以配合小米手机进行设定。

线控背后是麦克风。

分线器也做得很有质感,有点像创新的Aurvana Air。

佩戴舒适,线控手感好

小米新活塞耳机让我最满意的另外一点就是佩戴上的进步,第一代活塞耳机及其改进版全铝制的外观和圆桶状的设计,实际对人体皮肤触感并不友好,新一代除了材质上改为更加舒适塑料以外,内侧的弧度更加贴合人耳,戴上后也更加稳定,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这种设计并不适合绕耳配戴,同时听诊器效应也会明显一点。

佩戴效果

线控方面,我们在小米Note和iPhone上试验了一下音乐播放的操作,就正如说明书上面所写的那样不多不少,就是这些功能。适配iPhone没问题,但只能使用中间的按键,两端的按键失去了功能,值得提一下的是这三个按键的手感也是相当不错的。

按键的手感也很好

音质听感:软软的

对于第一代小米活塞耳机的音质听感评价,我个人觉得可以简单地概括起来就是:过于偏重的低频浪费了本身良好的素质,适合低频重口味爱好者,离“神器”还远着。

那么新一代的小米活塞耳会不会有所变化呢?为了更好地对比,我们除了从网友shadowD那里借来了一条第一代小米活塞耳机,同时拿出了一条魅族EP-21耳塞进行对比(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未收集图赏评论当中读者所提到的多款耳塞),魅族EP-21市场售价99元,只论音质的话,一直是百元以内评价相当不错的一款耳塞,我们将小米活塞耳机和魅族EP-21都进行了50小时以上的煲机,小米第一代活塞耳机因为时间关系不再煲机。

前端部分,我们手机平台采用了MX4、小米Note,而台机部分则采用了来自AUNE的MINI USB DAC作为对比。

小米活塞耳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温暖、柔和,在三款入门级耳塞当中第一印象最为舒服,但用许多发烧友的话来讲,就是“暖糊X”(鉴于价格,可以把第三个字去掉),同时还比较软,整体动态也不足,低频量感依然是偏大。

低频:小米新活塞耳机的低频量感相对第一代已经有所收敛,但下潜浅,力度和弹性弱,形态散,解析力较差,在一些低频较为轻柔的歌曲段落当中,有时候会让人有种缺少低频的错觉,而在低频较为厚重的段落当中仍然有像第一代产品那样明显会掩盖中频人声的毛病。而对比EP-21则是属于比较硬朗的风格,低频量感相比小米的产品小了许多,但力度比较充足,解析力也更好一些。

中频:小米新活塞耳机的中频人声方面距离稍稍偏远,结像和形态相对于低频变得集中和清晰了不少,拉得偏远一些的人声也让整体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更好了一些,但整体还是糊,而EP-21的人声则要靠近不少,结像也是比较硬朗清晰的,但层次感却不如新活塞,演绎大编制的乐曲容易混乱,显得听感比较吵杂。

高频:而在中高频部分,小米新活塞耳机是相对偏暗的,延伸也比较缺乏,而第一代小米活塞反而更硬一些,解析力、动态、瞬态也更好。EP-21则相对两款小米活塞都要明亮一些,但也相对最硬,弦乐也显得更有质感,但同样有着比小米新活塞耳机更容易混乱的问题,只适合小编制的歌曲,与魅族一直塑造的那种小资、小新清的产品形象很相似。

这三款耳塞与其说是音质有高低之分,不如说是风格的差异,本身的素质并不能完全拉开档次。

搭配不同的前端时,小米新活塞耳机的表现也会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但偏绵软扁平的风格即使在MINI USB DAC上都不会有所改变。搭配MX4相对最为绵软,很耐听,但太软,一些本来比较刺激的摇滚、电子乐都显得被这种偏软的风格所扭曲,缺少了激情。而在搭配小米Note时小米新活塞的表现可以有明显的提升,风格稍微硬朗了一些,声场扩大了一圈,但还是偏软,动态不足。如果再接到mini DAC这种台机上面去的话,小米新活塞耳机的表现会更好,但整体风格并没有产生质的变化,仍称不上是很好的声音。而事实上,小米Note就已经值得搭配更好的耳塞,小米新活塞的素质底子有限,再怎么提升,也无法向上越级挑战更高价位的耳塞。

总的来说,小米新活塞耳机的听感还是比较容易讨好用户的一种风格取向,相比第一代小米活塞耳机更加温暖柔和,对于普通要求不高的用户第一耳的印象可能是相当舒服,但问题也明显,过于偏软的风格不太适用于摇滚、电子乐,但对于一般流行特别是抒情类的流行歌曲相当适合。不得不说,小米对于大众的口味取向把握能力相当强,已经武装到了耳机上了。

总结:听歌不是神器,但值得购买

小米新活塞耳机的外观设计和做工相比第一代有了质的明显提升,完全已经不是同一档次的产品,显得相当有诚意,佩戴十分舒适,再加上出色的包装和附件设计,小米新活塞耳机完全超出了这个价位应用的水准,99元的定价已经是物超所值。

至于音质方面,我个人的看法是相对于第一代产品听感有一定提升,虽然口味还是偏重,但有所收敛,舒适耐听,很容易让人第一耳朵喜欢,但稍微听久一点,就很容易让人查觉到它的“软”毛病,仍然远称不上是“神器”,至少是还配不上自家的小米Note这种优质的音乐手机,但对于要求不高的普通用户,这种风格应该很容易被喜欢。

小米新活塞耳机的音质听感部分可以理解为就是这个99元定价的一般水平,不亏也不赚,考虑到其出色的外观和做工,如果你对音质并不十分挑剔,又希望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一款带线控、外观和做工都过得去的手机配塞,那小米新活塞耳机会是不错的选择。

相关阅读

CBR、MT、GS摩托车这些英文,你知道是啥意思吗?
365bet在线娱

CBR、MT、GS摩托车这些英文,你知道是啥意思吗?

📅 08-05 👁️ 1030
现在VIP怎么绑定啊
日博365网

现在VIP怎么绑定啊

📅 07-03 👁️ 1982
小米小爱同学安装包(官方)发布!
365bet在线娱

小米小爱同学安装包(官方)发布!

📅 08-19 👁️ 9674